肾病与运动的微妙关系:肾功能减退人群的运动风险与科学指南

文章指出肾功能减退人群运动不当会伤肾,介绍了HIIT、长跑等七种“肾暴击”运动方式,同时推荐太极、水里走路等护肾运动,还给出喝水、用药、心理调节等运动注意事项及运动前检查建议,强调科学运动对护肾的重要性。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运动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然而,对于肾功能减退的人来说,运动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句“我明明在锻炼,怎么越练越虚?”道出了众多肾病患者的心声。事实上,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而科学合理的运动则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七种“肾暴击”运动方式

  1.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这种运动模式以30秒冲刺加10秒休息为特点,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高效的燃脂方式。但对于肾功能减退的人而言,它就像点燃了炎症风暴。高强度的运动会使身体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肌酐、尿素、乳酸等,而肾脏功能已经减退,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物质,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2. 长跑/动感单车一小时: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长跑或动感单车一小时,会使肌酐产量翻倍。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但肾功能减退时,肾脏的滤过功能下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导致肌酐在体内堆积,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也会当场下降,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3. 大重量深蹲硬拉:这类力量训练对于肾功能减退的人来说风险极高。大重量的运动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肌肉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肌红蛋白等物质会堵塞肾小管,导致尿液呈现酱油色,也就是所谓的“酱油尿”。这不仅会损害肾脏功能,还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
  4. 桑拿后加练:桑拿会使身体处于高温和脱水的状态。高温环境下,肾脏的血流会直接减少一半左右。而脱水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缺血情况,使肾脏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桑拿后紧接着进行运动,无疑是雪上加霜,对肾脏造成极大的伤害。
  5. 空腹晨跑:空腹状态下进行晨跑,容易导致低血糖和高尿酸。低血糖会使身体缺乏能量供应,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而高尿酸则会增加肾脏结石和痛风的风险,对肾脏造成损害。对于肾功能减退的人来说,这种双重暴击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
  6. 蛋白粉后狂练:蛋白粉是很多人在运动后补充蛋白质的选择,但对于肾功能减退的人来说,过量摄入蛋白粉后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蛋白质残渣堵塞肾小管。肾小管是肾脏过滤和重吸收的重要部位,堵塞后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就像往下水道倒水泥一样,导致肾脏排泄功能受阻。
  7. 不喝水硬撑: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失去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尿量会跌到200ml以下。尿量减少会使体内的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就像毒素在体内开派对一样,对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科学的运动方式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虽然肾功能减退的人在运动时需要格外谨慎,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运动。2023年《肾脏国际》追踪了1200名3期肾病患者,发现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值的60%以下,每周进行三次慢走和弹力带运动,一年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减半,炎症指标IL – 6直接降低七折。这表明轻度的运动对于肾功能减退的人来说是有益的,轻练比躺平更能保护肾脏。

适合肾功能减退人群的运动方式

  1. 太极:太极是一种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在打太极的过程中,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血压会下降10mmHg左右,同时肾小球的压力也会减轻。这种温和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 水里走路:在水里走路时,水的浮力可以托住膝盖,减轻关节的负担。水温保持在32℃左右,能够让肾血管像泡澡一样扩张,使肾脏的灌注量增加15%。这种运动方式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减轻肾脏的负担,是一种非常适合肾功能减退人群的运动。
  3. 瑜伽猫伸展:瑜伽猫伸展动作可以帮助脊柱一节节打开,减小腹腔压力。腹腔压力的减小有助于肾静脉回流顺畅,缓解腰部胀痛的症状,同时减少夜尿的次数。这种运动方式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呼吸的调节,对于肾功能减退人群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 喝水有公式:肾功能减退人群在运动时需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喝水的公式是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ml,再根据出汗量进行微调。不同的人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遵循“八杯万能”的原则。有些人可能一杯水就会水肿,而有些人可能喝三杯水还是觉得口干。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饮水量。此外,可以口袋里塞一根尿蛋白试纸,当颜色变绿时就停止喝水,这种方法比教练的口令更靠谱。
  2. 药物调整:肾功能减退人群在运动时可能需要根据运动情况调整药物。例如,吃ACEI降压药的人,运动后如果收缩压低于100mmHg并出现头晕症状,可能是肾血流不够,需要将药片掰成半片。而使用利尿剂的人在暴汗后,钾钠会紊乱,随身携带一包无盐话梅比能量胶更管用,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3. 心理调节:肾功能减退人群在运动时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看到病友群里有人晒出5公里配速,而自己慢走两公里就喘,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但实际上,肾友的成就感应该体现在一些细微的方面,如今天没有水肿,夜里没有抽筋,情绪量表从“焦虑”降到“还行”。运动完后给自己点个赞,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奖牌更实在。

运动前的必要检查

如果体检单上血肌酐>115μmol/L,或者eGFR<60,就不要再盲目地“先练后查”。应该挂个肾内科和康复科联合门诊,让医生将心率、血压、尿蛋白、电解质等指标拉成一张表,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同时,让康复师根据个人情况将太极等运动动作拆成八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肾功能减退人群在运动时需要格外谨慎,避免七种“肾暴击”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运动方式,并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事项。通过合理的运动和科学的保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