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一中学七年级课间,女生不慎掉落卫生巾遭男生嫌弃起哄,班主任庞老师温和捡起扔掉,晚自习开班会讲解月经知识,既保护女生自尊又让男生认识错误,获网友点赞,启示教育者应温和引导青春期孩子填补认知盲区,树立尊重与正确认知。

一、事件现场:青春期的懵懂与不尊重
2025年9月17日,河南周口一所中学的七年级教室里,原本喧闹的课间被一阵哄笑打破。一名女生不慎将未使用的卫生巾掉落在地,这一在成年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小意外,却成为了青春期孩子们认知与态度的试金石。
几个路过的男生看到后,反应令人咋舌。有人立刻皱起眉头,带着夸张的嫌弃喊出“好恶心,离远点”,这种直白的表达不仅缺乏对女生的基本尊重,更暴露了他们对于女性生理现象的无知。更有甚者,跟着起哄,甚至抬脚把卫生巾在地上蹭来蹭去,周围的笑声里带着几分异样。而掉落物品的女生,站在一旁满脸窘迫,手足无措,她的内心或许充满了尴尬、委屈和无助。
这一幕,恰好被班主任庞老师看在眼里。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在生理知识和性别尊重方面,往往因为懵懂而闹出误会。在这个场景中,男生们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对女性生理现象的不了解和不尊重,而女生所遭受的尴尬,也凸显了校园中在生理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老师应对:温和而有力的引导
庞老师没有当场厉声呵斥,她的处理方式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教育者的智慧和温柔。她快步走过去,弯腰捡起地上的卫生巾,用纸巾仔细包好,平静地扔进垃圾桶。整个动作自然得像捡起一片落叶,没有丝毫嫌弃。这一简单的动作,却有着强大的示范力量。它向学生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女性的生理用品是正常的物品,不应该被歧视和嫌弃。
原本吵吵嚷嚷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那些起哄的男生也停下了动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微妙。庞老师没有在当场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选择在晚自习时,开了一场特别的班会。她拿着备好的简单图示,给同学们慢慢讲起月经的形成原理,还有卫生巾的作用,语气温和又认真:“这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没什么可笑话的,尊重女性,本就是该有的态度。”
在班会上,庞老师通过温和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卫生巾是女性在生理期正常使用的物品。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原本可能让孩子们感到羞涩和困惑的生理知识,以一种科学、客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教育方式,既保护了女生的自尊心,又让男生们真正懂得了尊重女性的道理。
三、网友点赞:教育智慧的共鸣
这件事被报道后,不少网友都为庞老师点赞。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育人,润物细无声”,庞老师的处理方式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温和的讲解,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内心。
还有人觉得这种处理方式既保护了女生的自尊心,又让男生们懂了道理,比单纯批评有效多了。在教育过程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庞老师通过巧妙的方式,既让女生避免了进一步的尴尬,又让男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实现了教育的双赢。
大家也提到,七年级的孩子刚迈入青春期,对这些知识不了解很正常,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引导。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当举动并非恶意,只是认知上存在盲区,而及时、温和的引导,正是填补这种盲区的最好方式。庞老师的做法,正是抓住了教育的时机,通过合适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填补了认知上的空白。
四、教育启示:尊重与认知引导的重要性
庞老师的举动,恰是用最温和的方式,给孩子们补上了一堂关于尊重与认知的课。生理现象从不是“羞耻”的话题,尊重他人也不是空洞的口号。在青春期教育中,尊重和认知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生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如果在这个阶段,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态度。庞老师通过这起事件,让学生们了解到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卫生巾是女性在生理期正常使用的物品,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认知。
同时,庞老师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们传递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她没有对男生们的不当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们感受到尊重他人的态度。这种尊重他人的教育,将有助于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爱心的人。
教育从来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像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庞老师的处理方式,为教育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愿更多教育者和家长能放下避讳,用真诚与耐心,帮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扫清认知的盲区,让尊重真正扎根在每个人心里。在青春期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合适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