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以自身创办新东方的挫折经历和新东方学员案例,揭示家境优渥者易因缺乏挫折磨砺而抗压能力弱,强调在黑暗中保持寻找光的能力;冯唐结合弃医从商的多面成功人生,总结出“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的九字箴言,阐述内心强大和良好心态对战胜困难的重要性,二者的经历与智慧启示当代“脆皮”年轻人要培养强大内心、提升抗挫折能力,可从阅读冯唐凝聚其经验智慧的《有本事》一书中汲取养分。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抗挫折能力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俞敏洪和冯唐这两位经历丰富、见解独到的人物,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为我们揭示了培养强大内心、提升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
一、俞敏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韧性
俞敏洪提到他的两位大学男同学,家庭条件优越却缺乏抵抗挫折和不幸的能力,一个因抑郁患癌症死亡,一个精神失常跳楼。而他自己,从黑暗中走出来,看得见星星和月亮,也忍得了在黑暗里。这深刻地指出了家境优渥本是优势,但却可能成为“温室的玻璃罩”,让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挫折,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
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经历便是他强大内心和抗挫折能力的生动写照。新东方曾因资金链断裂差点倒闭,非典期间学校停摆,他带着员工给学生退费,自己扛下几千万债务。那些日子他天天失眠,但从没动过放弃的念头,反而在黑暗里琢磨出新的教学模式。他所说的“忍得了黑暗”,并非逆来顺受,而是在困境中保持寻找光的能力,这种在摔打中学会爬起来、在失意中找到方向的精神,正是真正的成长所需要的。这也告诉我们,家境好坏从来不是抗挫折能力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是否在成长中培养了“扛事”的底气。
二、冯唐:内心强大与“九字箴言”的智慧
“医学博士”冯唐提出“做人,一定要混蛋一点,内心要强大到无敌,什么都不在意、不在乎、不憋着、不计较,不讨好别人,不为难自己。想活命,先学会不要脸”。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曾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妇科肿瘤专业的博士,本想圆儿时救死扶伤的梦想,但成为医生后面对病人的痛苦感到无比痛苦和挫败,觉得当医生面对病人的痛苦很无力。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也促使他后来做出“弃医从商”的决定。
冯唐在人生的重要分水岭——三十而立时,做出了“弃医从商”的选择,身边亲人朋友不理解,但他抱着“最坏的结果,不过从头再来”的心态,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他以托福满分的成绩免学费赴美攻读MBA,35岁成为麦肯锡全球合伙人,40岁开创华润医疗担任CEO,52岁创办商学院,30年时间读过万卷书,创作小说、杂文、诗集等著作20余本,全球平台粉丝1800万。他总结出的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是他能在商界一往无前、站稳脚跟的关键。“不着急”是对时间的态度,尽职尽心尽力后,剩下的交给时间;“不害怕”是对结果的态度,已经干完的事,不要担心害怕,养足精神干别的事;“不要脸”是最重要的素质,不在乎他评,自己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好。
冯唐的人生极为自在随性、恣意洒脱,他走的每一步路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他最大的本事不仅在于写书写小说,更在于一身跨界的本事,成为多面英才。《环球人物》评价他“既能做成功的商人,又能做文艺的作家”。他耗费3年时间把自己的智慧写成《有本事》一书,书中记录了他7年麦肯锡战略规划经验、5年华润医疗集团创业心得、5年中信资本投资管理启示,以及20年来踩过的坑、吃过的亏、做错的事的经验总结,核心围绕赚钱、成事,通过知己、知人、知事、知智慧等多方面详细解析,强调成功的关键在于减少杂念,专注于眼前的任务,通过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勤奋、专注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三、当代年轻人的启示:培养内心强大,提升抗挫折能力
当代年轻人常被称为“脆皮”年轻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像俞敏洪提到的那两位同学一样,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缺乏挫折的磨砺。面对职场上的批评、生意上的亏损、感情里的背叛等问题,可能会不堪一击。这就需要他们从俞敏洪和冯唐的经历中汲取智慧,培养强大的内心和抗挫折能力。
首先,要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冯唐指出消极情绪会像毒药一样影响身心健康,而积极的心态是战胜一切的重要因素。年轻人要学会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被困难和挫折打倒。其次,要培养“扛事”的底气。在成长过程中,要主动去经历一些挫折,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韧的品质。就像俞敏洪在新东方的困境中,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最终取得了成功。最后,要学习冯唐的“九字箴言”,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时间、结果和他人的评价。不着急,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不害怕,勇敢地面对结果;不要脸,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专注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俞敏洪和冯唐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当代年轻人要从中学习,培养内心强大,提升抗挫折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冯唐的《有本事》一书也值得年轻人阅读,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智慧,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指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