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妇“被背户”138辆车:揭开“背户车”黑产链与身份证保管之思

山西左权县农妇李某不知情下名下被登记138辆车,警方侦查揪出以二手车市场工作人员为核心的犯罪团伙,他们盗用李某身份证、伪造委托书违法办理“背户”业务牟利,此事件暴露社会化机构管理漏洞,也警示人们要妥善保管身份证。

在山西左权县,一位普通农妇李某遭遇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的名下被登记了138辆机动车,其中大量车辆还存在逾期未年检等问题,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法律风险。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不仅让李某陷入了困扰,更揭开了“背户车”这一神秘现象背后的黑产链。

一、“背户车”现象浮出水面

2024年7月,山西省左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按照相关部署对辖区机动车档案进行排查时,发现了异常情况。系统显示李某名下注册有十几辆面包车,且多辆车逾期未年检,而李某和家人均表示家里只有一辆车,对其他车辆毫不知情。一个普通人名下突然出现这么多来路不明的车辆,民警初步判断这极有可能涉及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车辆登记业务的“背户”行为。

那么,什么是“背户车”呢?晋中市左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级警长张彦斌解释道,在当事人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人冒用其身份,用其身份证注册车辆,这就是“背户”。这种行为对于被“背户”的人来说,风险难以估量。如果“背户”到被害人名下的车辆出现交通事故,或者用车之人用“背户”车辆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被害人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犯罪团伙的作案过程

警方调取相关车辆过户档案,逐一核对经办人、过户资料等信息后,一个以晋中市某二手车市场内的检测机构和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核心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2021年底,代某在左权县捡到了李某丢失的身份证。2022年,他在晋中市某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办理业务时,将身份证交给了相识的二手车中介韩某和芦某,并告知可以用于“背户”。韩某和芦某看到李某户籍地址偏远、年龄较大,认为她不易察觉,是“背户”的理想人选。

随后,韩某、芦某与这家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赵某、郝某等人勾结。他们将李某的身份证长期放置在服务站,明知身份证来源不明、本人毫不知情,仍伪造车辆过户委托书,大量受理“背户”业务。每成功办理一辆,他们就能非法获利100到200元。

从2022年6月到2023年12月,这一团伙疯狂作案,累计使用李某的身份证违法办理车辆“背户”138辆。这一数字让经验丰富的刑警也感到震惊,138辆车的背后,是李某莫名其妙背负的法律风险,也是犯罪团伙为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体现。

三、警方的打击与整治

在掌握了充分证据后,警方展开了行动。他们先后将代某、韩某、芦某、张某、赵某、郝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抓获。这9人因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正义得到了伸张。

然而,这起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伙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还凸显了社会化机构管理的漏洞。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涉案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检测机构和登记服务站进行了停业整顿,并约谈了企业负责人。同时,全面升级了业务审核系统,强化了人证一致性检验和事后抽查回访,力求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四、身份证保管的重要性

这起案件给广大居民敲响了警钟。居民身份证作为个人最重要的证件,公民应妥善保管,规避冒用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身份证的存放,避免丢失。一旦发现身份证丢失,要及时挂失补办,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身份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会化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在办理业务时严格遵守规定,认真核实身份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企业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员工参与违法违规活动。

山西农妇李某“被背户”138辆车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背户车”黑产链的猖獗,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身份证保管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起案件,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强对“背户车”现象的打击和治理,同时提高公民的身份证保管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让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