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新起点,与老伴相处要相互理解包容,和自己相处要学会接纳并丰富自我,经营好这两种关系,用心付出,才能让晚年生活温馨充实,守护好自己的幸福。

退休,人生的新起点
退休,对于许多人来说,意味着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迎来一段全新的生活。然而,刚刚退休的老李却常常感叹,退休后反而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这其实道出了众多退休人员的心声。退休并非生活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与谁相处、如何相处,将直接影响着我们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第一位关键人物:老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俗语深刻地揭示了老伴在人生后半程的重要性。年轻时,我们为了工作奔波,为子女操劳,真正留给伴侣的时间十分有限。退休后,相处时间突然增多,如何与老伴相处成了一门新学问。
邻居张大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退休前他是单位领导,习惯了在工作中发号施令,回到家也对老伴呼来喝去。结果不到半年,老伴就收拾行李去了女儿家,临走时留下一句话:“我伺候了你一辈子,退休了还想让我当免费保姆?没门!”张大爷后来感慨,退休后第一个要“巴结”的就是老伴。
夫妻关系在退休后需要重新调适。两人突然 24 小时相处,难免会产生摩擦。聪明的做法是多商量少命令,家不是职场,不能总是以命令的口吻与老伴交流;多赞美少挑剔,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老伴也不例外;多分担少推诿,家务是两个人的事,不能把所有的家务都推给老伴。
作家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而这份淡定与从容,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和谐的老伴关系。老伴是陪我们走过风风雨雨的人,是知道我们所有缺点还愿意留在我们身边的人。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老伴,因为晚年生活中的冷暖,只有老伴最清楚。
第二位关键人物:自己
很多人退休后,往往会忽略与自己的相处。老周退休前是忙碌的工程师,每天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刚退休时,他高兴了几天,终于可以睡到自然醒了。但不到两个月,他就陷入了抑郁,觉得自己没用了,成了社会的边缘人。
退休后,我们首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生命新阶段的到来。这意味着不再用过去的身份定义自己,如“我是某长、某总”,而是重新发现自己,我们是一个有爱好的人,一个有朋友的人,一个有趣的人。
学会与自己相处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培养一两项兴趣爱好,如书法、园艺或者旅游,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保持适当的社交,定期与老友相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注重身体健康,适度锻炼,定期体检,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诗人李白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退休后的时光,正是我们能够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活在抱怨和遗憾中,而是学会悦纳自己,善待自己。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自己,因为晚年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经营好关系,享受退休生活
退休不是退出生活,而是换一种方式参与生活。与老伴相处好,与自己相处好,晚年生活就会多一份温馨,少一份冷清;多一份充实,少一份空虚。
良好的关系需要用心经营。无论是与老伴还是与自己,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耐心和智慧。退休学家罗伯特·韦斯曾说:“退休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拥有多少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己内心的充实。”
如今的老李已经找到了退休生活的节奏。上午去公园下棋,下午陪老伴散步看电视,周末儿女带着孙子回来团聚。他常说:“现在才明白,退休后的幸福很简单:身边有老伴,心里有自己。”
退休后的生活可以很精彩,关键在于处理好与这两个人的关系:一个是陪我们走过大半生的老伴,一个是即将陪伴我们余生的自己。永远都不要得罪这两个人,因为他们才是我们晚年幸福的真正守护者。让我们用心去经营与他们的关系,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