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湖景区护栏脱落伤人事件:责任界定与游客权益保护

陕西咸阳湖景区望湖楼护栏石柱断裂砸伤晨练游客致大腿多处骨折,家属与景区、承建方就赔偿协商无果,律师指出景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责任,建议家属收集证据起诉维权。

事件回顾:景区游玩突遭横祸

9月2日上午,陕西咸阳的游客李女士父亲独自前往咸阳湖景区晨练。在景区名为望湖楼的建筑下方锻炼时,他左手扶着护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护栏石柱突然断裂,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右腿大腿上。这一意外让原本平常的晨练时光瞬间变成了痛苦的灾难。

李女士提供的咸阳市中心医院公安法医医院的《初步诊断证明》显示,其父亲致伤情况为重物砸伤,入院诊断结果为右股骨粉碎性骨折、右腓骨小头骨折等。大腿多处骨折不仅给老人带来了巨大的身体痛苦,也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担忧和困扰之中。

赔偿协商:各方推诿责任

事故发生后,李女士多次与咸阳湖管理处沟通赔偿事宜。咸阳湖管理处称此次事故是建筑质量问题导致的,建议李女士向承建望湖楼的咸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咸阳市城投集团”)索赔。但李女士认为,父亲是在景区受伤的,景区应当负责。随后,景区方面建议李女士走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就此事致电咸阳湖管理处,表明身份后对方拒绝电话采访并挂断电话。以游客身份联系咸阳湖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虽确认存在游客受伤事件,称护栏石柱已修好,但却表示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大部分区域都很好,很安全”。当记者询问赔偿事宜时,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还称“人家要起诉我们,也没办法”。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咸阳湖景区由咸阳湖管理处负责管理,该管理处并非市文旅局的下属单位,由市政府直接管理。记者多次致电咸阳市政府办公室,电话未能接通。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开文件显示,咸阳湖管理处2006年成立,隶属咸阳市市政府管理,属财政全额拨款县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景观区内游览与娱乐项目的安全管理及环境卫生管理等。

咸阳湖管理处工作人员称,2025年4月望湖楼项目才被交付给管理处,管理处只对望湖楼有使用权。管理处将配合调查处理,建议家属走法律途径依法维权,景区也将在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增设警示提醒。而李女士称,父亲受伤到现在的治疗费用已经超过3万元,她计划在未来起诉景区维权。

责任认定:律师解读景区义务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生廷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咸阳湖管理处作为景区管理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即其对景区内设施的安全性负有直接保障义务,同样包括护栏。即使望湖楼2025年4月才交付,管理处接收后,即需对设施安全性进行核查与维护,而非仅享有使用权。本案来看,护栏石柱“突然断裂”表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管理处未能提前发现该隐患、未设置警示标识、未采取防护措施,属于典型的“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管理者需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应承担责任。

何生廷认为,对于景区所称建筑质量问题应该由承建单位负责,该说法并不免除景区的自身责任。即使缺陷由承建单位造成,管理者因未及时排查隐患导致损害,仍需要向游客承担相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直接要求景区承担责任。

维权建议:证据收集至关重要

何生廷建议,家属应做好相关证据准备,收集好就诊记录、事故现场照片、沟通记录、伤残等级鉴定等证据材料,要求景区承担侵权责任。在游客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收集是关键环节。就诊记录能够证明游客的受伤情况和治疗过程,事故现场照片可以直观地展示事故发生的场景和设施状况,沟通记录则能反映与景区管理方协商的过程和内容,伤残等级鉴定可以为后续的赔偿提供重要依据。

这起陕西咸阳湖景区护栏脱落砸伤游客的事件,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体上的伤痛和经济上的损失,也暴露出景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景区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应当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加强对景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同时,当游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理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景区的安全运营,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